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09月09日06版)
  1991年,武曉妹出生於安徽定遠一個偏遠鄉村。母親身患癌症,父親打工在外,至今仍家徒四壁。
  2007年,懷揣萬元借條,她來到合肥工業大學,開始大學生活。她將學習之外的所有時間都用來打工,做家教、發傳單、賣奶茶以及做收銀員、服務員、理貨員。
  或許沒有同學獨自住過空無一人、下雪斷電的宿舍樓,她住過;
  也許沒有同學在除夕夜通宵在酒店服務客人吃團圓飯,她做過。
  她不知道每月有固定生活費是何感受,總是要思考該去哪裡掙每個月的生活費,同學稱她為“打工帝”。
  憑藉優異的學習成績,每年都能拿到獎助學金。2010年她還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。
  借助國家資助和勤工儉學,她入學後未向家裡伸過手,還清了入學的欠債。2011年,她以優異的學業成績成為本校的免試研究生。
  武曉妹將人生目標定位為一名社科研究員,並一直為之努力。
  大三開始,她就在全國“雙優”教師檀江林教授的悉心指導下,開始跨入科研殿堂,先後參加了5項省部級課題:
  她以學生研究員身份,參與“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”研究和“安徽省大學生思想動態分析研究中心”建設;
  她參與的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整體優化與改革創新模式探索》入選“高校社科文庫”;
  她參與的《中國文化概論》為省規劃教材;
  她在中文核心期刊《理論導刊》發表篇首論文《頂層設計與群眾首創精神的有機耦合:鄧小平“南方談話”及其啟示》,獲得多家媒體轉載。
  在邁向科研的崎嶇征途上,科技創新一直是武曉妹的最愛,她對徽文化情有獨鐘。
  她參與的國家大學生創新試驗項目“安徽歷史文化名人形成機制的實證研究”獲大學生省級“挑戰杯”特等獎並以“優秀”結項,她還承擔了3項校創新計劃項目;她主持完成的“白鹿洞朱子問對”、“康熙與梅文鼎的科學對話”分獲省第二、第三屆“百所高校百萬大學生科普創新大賽”一等獎、二等獎。憑藉優異的科技文化創新成績,她獲邀參加“第五屆皖江地區歷史文化研討會”和第四屆全國“徽文化”研究生暑期學校,她甚至被同學戲稱為“學霸”。
  武曉妹生於農村、長於農村,對農村一線和社會弱勢群體懷有深情。秉承社工專業“助人自助”的價值觀和校“青志聯”資深成員,她長期關註社會弱勢群體,其身影遍佈市內無數的殘疾人中心。經過幾代學子的傳承延續,愛心助殘已成為合肥工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  她連續4年組織、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宣講服務團、綠色低碳農業調研服務團、農業科技信息調研服務團等省級重點團隊。2013年7月,她申報全國重點團隊“赴安徽定遠‘我的中國夢’理論宣講服務團”獲批,該團隊活動受到多家媒體的持續報道。
  武曉妹獲評2012年“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”,媒體如是評價:“成長在‘家徒四壁’的山村,但卻從未向命運低頭,帶著村裡第一個女大學生的光環,她付出了超過常人的努力,收穫了從學業到兼職全方位發展的‘奇跡’。如今的她,已然在‘逆境’這所大學圓滿畢業。”
  既有財富只代表上一代的努力,如果不滿意自己的處境,你更該利用生命給予的條件,自己改變命運的境遇;既要善於把握改變命運的每一個機會,更應感恩國家對大學生的獎助政策和社會的長期幫助。這是武曉妹的成長軌跡帶給我們的人生感悟。  (原標題:武曉妹:將逆境作為自己最好的大學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d81udtzg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